为什么产后会出现月经不规律的情况?
1. HPO 轴功能还未完全恢复
刚恢复月经时,短时间内会跟以前的月经不太一样,比如一个月来两次,或两三个月来一次,这主要是因为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(HPO 轴)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。
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是一个调节内分泌和月经周期的系统,在孕期会发生一些变化。
不过别担心,和小女生刚来月经时一样,这种通常是正常的,可以观察后续月经的恢复情况。
2. 病理性因素
造成产后来月经时间不规律的原因,除了上面说的原因外,还有[1,2]:
再次怀孕
精神压力大、过度劳累
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功能异常:比如因减肥、饮食睡眠不规律、心情抑郁、焦虑等不良因素刺激。
垂体疾病:比如 Sheehan syndrome(产后大出血所致)、垂体肿瘤等。
卵巢功能减退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卵巢肿瘤等
子宫异常:比如宫腔残留、感染导致宫腔粘连。
其他内分泌疾病: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、肾上腺疾病、糖尿病等。
如果有以下情况,意味着可能出了问题,需要去医院就诊。
产后恢复月经后,超过了 3 个月以上没有来第二次月经
未哺乳的女性,产后 3 个月还没有恢复月经
已经断奶超过 3 个月,还没有恢复月经
来月经后总是不干净,持续、间断性出血
生完孩子后大概多久会来月经?
产后来月经的时间因人而异
众所周知,正常月经具有周期性和自限性,以出血的第 1 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,到第二次月经的第 1 天,这中间的间隔时间就叫做月经周期,一般是 21~35 天,平均 28 天[1]。
但产后,女性体内的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,来月经的时间也和是否哺乳、身体恢复程度、饮食、精神等多种因素相关,因此月经复潮的时间,具有极大的变动性。
哺乳女性平均 6~7 个月,未哺乳平均 45~64 日
有研究显示,哺乳女性恢复月经的平均时间为产后 6~7 个月, 也有整个哺乳期都不来月经的女性。
未哺乳女性恢复月经的平均时间为产后 45~64 日,最早产后 25 天就能恢复排卵,产后 40 天左右就来月经了[1,2]。
产后月经时间不规律怎么办?
无持续出血等情况可暂时观察
倘若除了来月经的时间不那么规律之外,没有发生持续性出血、间断性出血、或大出血的情况,可以先暂时观察 2~3 个月,看看月经的恢复情况。
有持续出血、间断性出血时及时就医
如果除了月经时间不规律,还存在持续性出血、间断性出血或大出血的情况时,就必须尽快去医院检查。
不少女性在产后 1~2 个月发生这样的情况时,误以为是来月经而不去检查,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,产后妈妈一定要引起警惕。
怎么预防产后月经时间不规律?
常见的产后月经不规律跟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功能、内分泌水平有关,建议平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,对月经稳定有好处。
1.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规律作息,不熬夜。
2. 保持心情愉快,乐观,避免情绪波动。
3. 饮食营养均衡,不要盲目大补特补。
4. 适当运动,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,把握好强度和时间,不要过于疲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