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省纷纷效仿,先后开设了各自的铸币厂,如江南、北洋、浙江、安徽、奉天、吉林、湖南、福建、四川、云南等地的政府机构都陆续制造出了“龙洋”系列银币。
-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银币
这款银币是在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为了纪念慈禧太后的七十寿辰而铸造的,直径43.5mm,重量约37g,厚度2.8mm。此币的总存世量极为稀少,理论上仅有十余枚,现如今流传至今的实物更是寥寥无几。至今,上海博物馆和台湾鸿禧美术馆各有一枚藏品,而在2021年西泠印社的拍卖会上,售价已突破RMB 8,050,000。
- 天津造币总厂丙午户部大清银币样币
此币的铸造源自光绪三十四年九月的皇帝旨意,旨在取代原有的七钱二分银币。然而,由于各省对该项政策持反对意见,这一套银币仅有少数流入市场,并迅速被召回。该币的设计极为精美,正面有蟠龙图案,背面则刻有“中”字,代表中央铸币厂。此币在2021年秋拍会上以RMB 5,290,000的价格成交。
- 1898年戊戌江南省造光绪元宝“珍珠龙”版银币
这一版本的银币由南京造币厂在光绪二十六年(1898年)铸造,银币重26.66g,直径39.5mm,正面铸有“光绪元宝”字样,背面是独特的珍珠龙设计,龙鳞间镶嵌着如珍珠般的圆珠,造型别致。由于生产数量少,这枚银币在币界的地位举足轻重,是江南龙银中的佼佼者。
- 癸卯奉天省造光绪元宝一两银币
此币铸于光绪二十九年,正面镌刻“奉天省造”和“光绪元宝”,背面则以大幅反身蟠龙图案为主,十分精美。该币的直径为4.5cm,重量为35.9g。由于铸币工艺精湛,细节处理非常到位,因此被视为极具收藏价值的银币之一。
3. 宣统元宝龙币
宣统皇帝在位期间是清朝最短暂的一任皇帝,仅统治了三年(1909年—1911年)。宣统二年(1910年),户部天津造币厂试制了银币样币,但并未投入流通。宣统三年(1911年),清政府决定聘请外国设计师设计宣统三年大清银币,最终确定了以“曲须龙”作为流通货币的图案。
尽管大清帝国的统治时间已接近尾声,但宣统元宝龙币仍在币界占有重要地位,尤其是其中的长须龙版本,极为珍贵。2022年,香港SBP拍卖会上,一枚PCGS评级为SP63的宣统三年长须龙样币最终以3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,创下了拍卖纪录。
这些银元作为中国货币史上的珍贵遗物,不仅见证了清朝的兴衰,也反映了当时的铸币技术和艺术风格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